广大作者:

  为进一步提高期刊质量,自2020年10月中旬刊(2021年30期)刊期起,改为4版起发(纯文字文章:中文6300字符(计空格)+摘要和关键词英文翻译=4版,如有图表公式,字符数可酌减),重复率低于20%,科技相关文章可发。即日起执行,望周知!

        2021.10.14

本刊诚征广告总代理,欢迎有识之士加盟!

广告热线:0451-82613427

                                                          

访问量:797225

创新前沿

  • 基于交互多模型的空间目标序贯滤波跟踪算法

    岑倩倩;李世强;

    针对空间目标相对于天基雷达呈现的机动特性,以及具有多普勒量测信息的场景,将交互式模型(IMM)引入到基于量测转换容积卡尔曼滤波的序贯滤波算法(CMCKF-D)中,得到基于IMM的空间目标序贯滤波算法(IMM-CMCKF-D)。该算法基于多个运动模型,子模型对应的滤波算法采用CMCKF-D,对目标三维位置信息和多普勒信息进行处理,最后根据模型概率对滤波器输出进行融合,得到最终的状态估计结果。蒙特卡洛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算法可以对机动目标进行有效跟踪。

    2025年29期 v.15;No.501 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8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5 ]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34 ]
  • 基于八轴五联动的快速成型复合加工系统设计

    刘松;向冬平;

    该文研究八轴五联动复合加工快速成型系统,针对3D打印精度不足及传统数控加工工艺复杂的问题,提出并设计一种集成增材与减材制造的复合加工系统。该系统通过八轴五联动技术实现高精度多向控制,结合增压式颗粒料熔融挤出技术,优化材料性能。研究结果表明,该系统有效提高制造精度与生产效率,降低制造成本,可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制造等领域。结论认为,该系统为制造业提供一种高效、精密的制造解决方案,对促进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具有重要作用。

    2025年29期 v.15;No.501 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5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3 ]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10 ]
  • 基于多特征CNN与DTW的藏语发音相似度计算方法

    邢立佳;易鹏湾;张嘉幸;杨素伟;卓嘎;

    语音相似度评价技术已经成为当今语音信息处理研究的一个热点,对藏语等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的语音相似度评价的研究相对缺乏。基于此,该文探讨利用一维卷积神经网络(One-Dimensional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1D-CNN)特征压缩与动态时间规整(Dynamic Time Warping,DTW)对齐混合模型,设计多特征融合框架,并采用对比损失与抗噪训练,解决藏语发音相似度计算中的特征冗余性、时间形变鲁棒性及低资源泛化性难题,最终实现对常用藏语词汇发音相似度的评价。在自建覆盖三大方言的数据集上实验显示,模型整体准确率达93.2%,实验结果验证方法的有效性。

    2025年29期 v.15;No.501 10-12+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2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2 ]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9 ]
  • 基于模型预测补偿器的有源电力滤波器无差拍控制研究

    刘轶楷;周冬成;张怀勋;颜文旭;王文渊;

    在有源电力滤波器(APF)中,无差拍控制(DBC)作为一种经典的控制策略,具备快速跟踪能力,但其性能高度依赖系统模型精度,且在复杂电网环境下易因参数漂移或干扰导致补偿效果下降。该文将谐波检测模块提取的基波电流信号与补偿后的实际电流信号作差,再通过模型预测控制(MPC)预测生成补偿电压指令,实现对部分谐波分量的提前抵消,降低传统反馈控制的延迟,提升系统的稳态性能。通过Simulink仿真,验证该方案在APF运行场景中的可行性,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案与传统方案相比可有效提升APF的补偿精度。

    2025年29期 v.15;No.501 13-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9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3 ]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13 ]
  • 海上油气田在役设施扩容提输评估方法研究

    窦培举;孙友义;崔月红;柯尔钦乎;

    海洋油气田开发中后期的增产措施受到海上生产设施特点的多方面影响,产能增加量也会受到生产设施扩容限度的影响。针对海上油气田的在役设施,全面系统地开展油田增产扩容提输评估方法的研究,填补该方面研究的空白。该研究首次正式提出海上油气田在役设施扩容提输评估方法,涉及多个专业、多个系统、多方面因素,形成完整的评估体系,包括5项评估原则、评估范围、7项评估校核内容、10个环节的评估流程和综合分析等部分,并提出需要重点关注的3项要素。海上油气田在役设施扩容提输评估系统可以提升海上设施扩容提输方案研究的质量和效率,对于海上油气田的增产稳产方案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2025年29期 v.15;No.501 19-2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2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2 ]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3 ]

众创空间

  • 基于GIS的城市道路智慧照明系统设计与实现

    闫坤豪;

    该文探讨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城市道路智慧照明系统的设计与实现。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能源危机的加剧,传统道路照明系统已无法满足现代城市发展的需求。该研究将GIS技术与物联网、大数据等智慧技术深度融合,提出一种新型的城市道路照明管理方案。系统通过GIS的空间数据管理和分析功能,结合智能传感器、无线通信网络等技术,可实现照明设施的精准定位、状态监测、能耗分析及智能控制。

    2025年29期 v.15;No.501 22-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0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4 ]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64 ]
  • 智能输血加压装置设计

    谢莉凤;唐桂鹏;吴碧涛;刘鹏举;杨彪;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输血过程中对血液压力的精确控制成为保障患者生命安全的重要因素。该文设计并研发一种智能输血加压装置,旨在提高输血的效率与安全性。该装置由加压囊袋、控制盒、主控单元和辅助组件组成。主控单元采用GD32F303系列微控制器,结合硬件集成与软件控制,实现对输血压力的精准调节。装置通过隔膜泵构成压力闭环控制系统,确保血液在输送过程中保持稳定的压力水平。同时,装置配备锂电池供电系统和液位监测报警功能,能够实时监控并提醒操作者液位异常。经过测试,装置的压力调节范围为300 mmHg,续航时间达到6 h,适用于急诊、手术室及野战环境等多种复杂场景。该装置的成功研发将为临床输血工作提供一种高效、安全的技术支持,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2025年29期 v.15;No.501 27-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8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 ]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3 ]
  • 基于Power BI Desktop的豆瓣电影TOP250评分数据采集与可视化展示

    王敏玲;

    数据可视化的完整流程包括数据采集、数据处理、数据分析及数据可视化4个环节。该文展示使用Power BI Desktop对豆瓣电影TOP250评分数据,进行多页面Web获取、处理及可视化展示的应用案例。首先,使用Power BI Desktop的M语言创建查询函数,通过添加列选择调用自定义函数,实现多页面Web数据源的连接与获取。接着,通过数据转换功能执行字段提取与数据类型转换,最终得到包含电影排名、名称、评分和上映年份等关键字段的数据表。最后,基于250部电影的评分数据创建数据可视化内容,包括柱形图、电影得分切片器及影片信息矩阵表格,根据电影评分数据为柱形图设置颜色递进效果,对切片器和影片信息矩阵表格添加联动效应,达到交互式的效果。

    2025年29期 v.15;No.501 32-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1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 ]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53 ]
  • 一款5G/Wi-Fi手机天线设计与仿真分析

    赵禹博;田瑞;

    针对5G/Wi-Fi频段,在传统平面倒F天线的基础上通过添加枝节等方法设计一款新型天线,该天线采用集总端口馈电,输入功率为0.125 W。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天线的中心频率为1.9 GHz和2.3 GHz,工作带宽为280 MHz和330 MHz,能够满足手机天线的工作带宽要求,远场增益最大为3.23 dB,满足相关参数与设计要求。

    2025年29期 v.15;No.501 36-38+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2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 ]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47 ]
  • 基于斯特林制冷技术的小型化超低温恒温槽应用研究

    贾卿晨;王雪晨;

    该文提出一种基于斯特林制冷技术的小型化超低温恒温槽,结合传统恒温槽的温控原理与轻量化设计理念,解决现有设备体积庞大、制冷效率低、环保性差及低温范围受限的问题。通过引入斯特林制冷系统、优化热交换结构、采用模块化设计及高效搅拌装置,实现恒温槽的便携化与高精度控温(-80~150℃)。实验表明,其温度波动度小于等于±0.08℃,温场均匀性偏差小于等于0.15℃,可满足军事装备、航天检测及生物医学等领域的超低温校准需求,具有显著的技术创新性与应用价值。

    2025年29期 v.15;No.501 39-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3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 ]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26 ]

实验报告

  • 基于离散元法的沥青路面三点弯曲试验模拟

    郭谷芳;曾勇;毛时程;柳良俊;彭成;

    该研究基于二维离散元软件构建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二维离散元模型,并开展三点弯曲虚拟试验。采用随机多边形和小球颗粒分别模拟粗集料与沥青砂浆单元,删除小球模拟孔隙率分层建模。模型揭示微裂缝发展过程,加载初期轴向位移1.5 mm时裂隙在特定位置产生,3~4 mm时反射裂缝快速发展,裂隙数从200个增至900个,最终破坏时轴向位移大于4 mm,裂隙总数稳定在955个。该模型为研究沥青路面细观力学行为提供新途径。

    2025年29期 v.15;No.501 43-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4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22 ]
  • 高光谱成像技术在矿物品位识别中的创新应用

    赵国强;

    高光谱成像技术以其高分辨率、多波段特征和非接触式测量的优势,在矿物品位识别中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该文系统研究高光谱成像技术在矿产资源勘探、品位识别及矿山环境监测中的应用现状,并通过实验设计与数据分析,结合机器学习与深度学习算法,实现对矿物品位的智能化识别与分类。研究结果表明,高光谱成像技术能够显著提高矿物品位识别的准确性与效率,为矿产资源的智能化开发提供新的技术手段。该文的研究成果为高光谱成像技术在矿业领域的进一步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2025年29期 v.15;No.501 47-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7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 ]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32 ]
  • 汽轮机组轴承座调谐质量阻尼器振动控制

    金志昂;冯源;朱小明;石卫兵;丁鑫;左文龙;刁春晨;蒋彦;刘晓锋;何小锋;陈龙;

    为解决某电厂1 000 MW汽轮发电机组轴承座振动过大问题,该文基于调谐质量阻尼器的减振原理,建立轴承座阻尼器二自由度系统振动方程,理论分析阻尼比、质量比、固有频率比对主系统振动的影响,根据粒子群优化算法设计TMD关键参数,质量比0.03、固有频率比0.99、阻尼比0.1。通过试验验证轴承座添加TMD减振装置后的减振效果。试验结果表明,TMD的减振控制使轴承座的振动满足系统要求,且振动降幅达到89.8%。该研究成果可为国内电厂解决大型旋转设备振动问题提供支持。

    2025年29期 v.15;No.501 51-53+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1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2 ]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25 ]
  • 基于蒙特卡洛概率模型的多连接体碰撞检测

    张敬轩;石顺祥;李亚萍;

    该文针对运动在非线性轨道上的多连接体系统进行建模和分析,防止因速度过快和轨道间距离过小导致碰撞。现有研究多是基于覆盖的遍历算法和单一线性规划模型,其复杂的运算导致求解速率较慢。该文使用遍历算法构建位置模型和速度累乘衰减模型,在碰撞检测中,采用蒙特卡洛算法对约束条件下的运动过程各节点状态进行一系列抽值检测,保证多连接体系统在最大动力情况下确定碰撞时间予以规避。同时该研究方法为复杂的线性规划和最优解问题提供一种简便且准确的计算方法,在实验检验与校对中有显著效果。

    2025年29期 v.15;No.501 54-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7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3 ]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27 ]
  • 基于SegFormer的传统水表读数区域分割方法

    卢庆鑫;赵顺毅;厉炯慧;

    在智慧水务系统升级与老旧水表数字化改造过程中,实现高鲁棒性的读数区域分割是自动化抄表的关键预处理步骤。针对水表安装环境复杂、表盘受玻璃反光及水渍遮挡等干扰因素,该文提出一种基于SegFormer的轻量化分割模型,专注于水表读数区域的像素级定位。通过针对水表图像特征优化模型参数,该方法显著提升复杂工况下的分割精度与边缘连续性。在自建水表图像数据集上的实验表明,该方法在测试集上实现98.60%的分割准确率,同时将模型参数量压缩至14.0 M。该方法可为后续水表读数识别模块提供高置信度的区域输入,为传统水表的数字化改造提供一种高效、可靠的分割预处理方案。此外,该技术框架可推广至燃气表、压力表等泛工业检测场景。

    2025年29期 v.15;No.501 58-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5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9 ]
  • 基于缩短TS-8异物剔除器维修保养时间的技术研究与应用

    鲁成保;石汝胜;

    针对TS-8异物剔除器高速皮带从动辊维保时间过长(平均120 min/次)的瓶颈问题,开展技术攻关,旨在将单次维保时间缩短至70 min以内,提升设备综合效率。通过流程耗时分析确定主要症结(安装/拆除轴承、松/紧张紧螺栓,耗时占比78%),并运用要因确认法识别出“张紧装置与机架距离小”和“缺少专用拆装工具”2个关键要因。针对性开展张紧装置结构优化(将调整螺杆移出机架并改为“螺杆转动+螺母平移”传动方式)和轴承专用拆装工具的研制。改进后,松/紧张紧装置耗时由6.8/7.5 min/次降至0.83/1.06 min/次,拆/装单节轴承耗时由6.22/7.22 min降至3.32/3.97 min。通过对机械结构和维保工具的针对性改进,整体维保时间显著降至62.3 min/次,效率提升92.6%,且效果稳定。可高效、经济地解决TS-8异物剔除器从动辊维保耗时长的难题,具备良好的推广价值。

    2025年29期 v.15;No.501 62-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3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 ]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1 ]

研究视界

  • 管道清洗机器人技术研究进展

    杨青通;王超;茆浩;季照平;戴云;万馨;

    随着城市基础设施规模持续扩大,市政管道因水垢沉积、生物膜污染引发的输水效率下降与水质安全问题日益严峻。传统人工清洗方式受限于高事故率与低作业效能,促使管道清洗机器人技术成为研究热点。针对目前管道清洗机器人技术的研究现状,论述现有管道清洗机器人技术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着重分析机器人本体的行进方式和功能模块的研究进展,推动管道清洗机器人向智能化、高适应性方向发展,以满足复杂管网系统的多元化运维需求。

    2025年29期 v.15;No.501 66-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5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 ]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86 ]
  • 基于知网与VOSviewer的四川暴雨研究热点演化与前沿趋势分析

    谢开川;孙自川;徐卫民;李高;蒙蒙;陈颖;马冰霞;

    该文通过利用VOSviewer(可视化相似性查看器)软件对现有研究进行文献计量分析,并展望未来研究,对四川暴雨相关研究进行整理和总结。基于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该文以四川暴雨为检索主题,深入剖析与西南涡、水汽输送及数值模拟相关的研究。共获取303篇文献,其中包括39篇西南涡研究文章、41篇数值模拟研究文章和44篇水汽输送研究文章。在西南涡研究中,总结西南涡与高原涡和地形的关联研究。在数值模拟研究中,总结数值模拟在西南涡和地形研究的应用。在水汽输送研究中,总结水汽输送与西南涡和数值模拟的关联研究。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极端降雨事件的影响日益加剧,未来的研究应深入探讨这些因素在四川暴雨中的作用,加强四川暴雨机理研究,并提升四川暴雨预报水平。这对于减少灾害损失、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至关重要。

    2025年29期 v.15;No.501 71-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2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 ]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42 ]
  • 输电线路施工中格构式跨越架力学特性分析

    张鹏程;韩启云;李春璇;王超;薛中正;陈然;

    为确保输电线路施工过程中格构式跨越架结构的安全可靠,有必要根据输电工程用格构式跨越架结构的自身特点,对其进行系统的性能分析。该研究以某线路跨越施工作业为例,首先建立格构式跨越架模型,然后计算跨越架在风荷载、导线断线荷载等作用下的力学特性,最后分析不同同侧立柱间距及不同标准材材料厚度对格构式跨越架的力学响应,进而为跨越架的优化设计和搭建提供参考。

    2025年29期 v.15;No.501 76-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3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 ]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10 ]
  • 城轨交通系统中云平台部署方案研究

    白雪;高宇航;

    该文基于云平台技术,研究城轨的云平台架构及实现方式,通过网络层面物理架构分析,以及内部安全生产网、外部服务网、内部管理网、站段级网络系统架构,详细阐述云平台技术如何部署于轨道交通系统中,以及如何实现业务交换,极大优化网络资源及缩短网络路由路径,确保海量数据存储及信息交互,为轨道交通的网络系统架构提供很好的参考及依据。

    2025年29期 v.15;No.501 80-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4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4 ]
  • 一种现场核查用雨量校准仪用于实验室检定的可行性分析

    于富荣;于旭萍;吴忠振;任燕;陈凌江;杨茂水;

    自2020年起,山东省气象部门的国家级气象观测站全部采用三雨量传感器进行液态降水观测。为确保雨量传感器的测量精度,需要对雨量传感器进行定期检定。找到一种既可用于雨量传感器现场核查,又可用于雨量传感器实验室检定的装置能节约很多的资源。该文通过对ARC100-M型全自动雨量校准仪测试分析得到以下结论,ARC100-M型雨量校准仪标准玻璃量器容量允许误差符合JJG(气象)005—2015《自动气象站翻斗式雨量传感器检定规程》要求;ARC100-M型雨量校准仪雨强设定值与实际雨强控制值基本一致;ARC100-M型雨量校准仪与765型加液器比对数据没有显著性差异,随机误差、系统误差均一致。综上,ARC100-M型雨量校准仪可以用于实验室检定翻斗式雨量传感器。

    2025年29期 v.15;No.501 85-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2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 ]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4 ]
  • 基于多目标优化的电动汽车有序充电算法研究

    李松溪;

    随着电动汽车保有量迅速攀升,其无序充电对电网造成的冲击日益凸显。该文旨在提出一种基于多目标优化的电动汽车有序充电算法,以缓解电网负荷压力并提升用户充电体验。通过构建包含电网负荷波动最小化、充电成本最低化及用户满意度最大化的多目标函数,并结合功率约束、时间约束等条件建立有序充电模型。利用改进的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NSGA-Ⅱ)对模型进行求解,增强算法的收敛性与分布性。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能有效降低电网负荷峰谷差,减少用户充电成本,提高用户满意度,在兼顾电网与用户利益方面展现出良好性能。

    2025年29期 v.15;No.501 89-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9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2 ]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46 ]
  • 高寒林区多年冻土路基温度场监测与分析

    许智博;冷冰;

    高寒林区多年冻土主要呈岛状分布,覆盖层薄,天然上限浅,体积含冰率高,对温度变化极为敏感,在此处进行路基施工极易对下伏冻土产生扰动,加剧冻土退化,导致路基产生冻融变形,引起路基沉陷、不均匀沉降、路面起伏和开裂等一系列病害。该文以大兴安岭林区国道332线阿里河至库布春林场段多年冻土路基为工程背景,通过对多年冻土路基温度场进行现场监测与分析,研究林区多年冻土路基温度场的时空演化规律,有助于维护高寒林区多年冻土路基施工和运营的安全稳定。

    2025年29期 v.15;No.501 93-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8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 ]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16 ]
  •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瓦斯突出危险性评价研究

    明相林;田紫微;吴华;邸成;赵全超;李济良;周铁刚;李新继;王海军;罗延;

    在瓦斯隧道中,瓦斯突出危险性评价是预防煤与瓦斯突出事故的有效措施。然而,预测突出危险性的指标众多,且不同指标敏感性各不相同,使得预测准确率较低。基于上述问题,该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瓦斯隧道突出危险性进行评估,分析各预测指标的敏感性,提出一种基于主成分分析的瓦斯突出危险性评价模型。结果显示,在选取的9个指标中,综合指标K值的敏感性最强,建立模型的瓦斯突出危险性评价结果与现场实际情况相吻合,同时经现场验证该模型预测突出危险性准确率为90%。与传统评价方法相比,该模型综合考虑所选指标对瓦斯动力效应的影响,且所选取指标都为易于现场实测计算指标,现场预测突出危险的准确性高,具有工程应用价值。

    2025年29期 v.15;No.501 97-101+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6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 ]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44 ]

设计创新

  • 基于Raspberry Pi平台的无人值守自动洗车系统客户端设计与效果评估

    杨慧敏;

    该文探究无人值守自动洗车系统客户端的设计要点,并对其运行效果进行评估。系统客户端基于Raspberry Pi平台开发,包含Web客户端、服务器模块、客户端控制模块以及洗车机模块,采用网络传输和串口通信等方式实现不同模块之间的数据交互。客户端支持移动支付、洗车模式选择等人机交互功能,可完成数据处理、传输、多媒体展示等任务。从测试情况看,客户端软件平均启动时间仅为1.85 s,响应迅速;在稳定运行后,CPU占用率降低至1%以下,性能稳定,用户体验良好。

    2025年29期 v.15;No.501 102-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2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6 ]
  • 大直径超深竖井支护体系设计与稳定性研究

    王二闯;唐永刚;

    该文针对大直径超深竖井工程中支护体系的设计与稳定性问题展开研究。针对超深竖井施工过程中面临的地质复杂性、高地应力与大变形等技术难题,提出基于实时监测反馈的动态支护设计方法。通过工程实例分析,总结影响支护体系稳定性的关键施工因素,包括地质条件与地下水和施工工艺参数等。优化支护结构设计与施工工艺的协调衔接,结合动态监测数据指导现场施工调整,能有效保障大直径超深竖井施工的安全与稳定,为类似工程提供实用的技术参考与施工经验。

    2025年29期 v.15;No.501 106-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5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8 ]
  • 5G移动通信暗室双极化高隔离度探头天线设计

    周杰;金林仟;

    该文针对5G通信暗室测试需求,研制一款Ku波段双极化高探头天线。通过Turnstile型正交模耦合器实现双极化馈电,创新性地提出矩形-弧线四棱台复合匹配结构优化驻波特性。采用双槽喇叭辐射体结合波纹槽调控,可有效拓展波束宽度。测试结果表明,该天线双极化驻波比小于1.6、隔离度大于-70 dB、增益大于9 dBi、3 dB波束宽度大于60°,远场性能优异。加工工艺上提出下攻螺丝装配方案,能够解决传统正交模耦合器加工难题,实测精度提升显著,为5G暗室测试提供可靠解决方案。

    2025年29期 v.15;No.501 110-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1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 ]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13 ]
  • 煤矿井下远程漏电试验系统设计与应用

    周松;安同平;何龙;侯继海;

    针对传统煤矿井下低压馈电设备漏电试验存在的技术问题和安全风险,开发一套远程漏电试验系统,主要包括监控主站、井下环网、低压保护装置、通信分站、漏电试验电阻箱和瓦斯传感器等。介绍漏电试验电阻箱的设计原理,以及选用电力载波作为远程漏电试验通信系统的优势。通过实际应用验证,该系统能够有效降低漏电试验的安全风险,提高试验效率,显著提升煤矿系统输电、供电设备的安全监测水平。最后,探讨远程漏电试验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和实践积累,使远程漏电试验技术在煤矿井下发挥更大的作用。

    2025年29期 v.15;No.501 115-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9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4 ]
  • 基于Vuforia的AR非遗文化展示平台设计

    丁必伟;李晓东;刘慧;陈诗莹;陈棹熙;杨林颖;

    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的数字化保护与创新传播是当前文化传承领域的重要议题。该文基于Vuforia增强现实(AR)技术,设计并实现一种面向非遗文化的交互式展示平台,旨在通过数字化手段提升非遗文化的传播力与体验感。首先分析非遗展示的现状与需求,结合Vuforia的图像识别、3D跟踪、Tripo AI 3D模型与虚拟融合等核心技术,构建“虚实结合”的非遗展示框架;其次,针对非遗项目的多样性特点,提出交互式设计方案,包括文化元素动态化呈现及用户手势交互等功能模块;最后,以潮汕非遗项目为案例进行开发。为AR技术在文化遗产领域的应用提供理论与实践参考,助力非遗文化在数字时代的活态传承。

    2025年29期 v.15;No.501 119-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7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 ]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135 ]
  • YB95型包装机礼盒装条烟剔除装置设计

    李文辉;赵修勇;

    该文提出一种新型条烟剔除机构,其被运用到YB95型包装机出口处,该剔除装置主要由导板、导板旋转支架、气缸和气缸支架等部件构成,主要功能为当前一工序检测到条烟存在外观缺陷时发出剔除信号,通过电磁阀驱动剔除机构气缸带动导板,使缺陷烟条从另一个方向输送至不合格品暂存箱,如无连续剔除需求,导板回归正常烟条输送位置,正常进行生产。该装置可以在输送通道长度不足情况下完成剔除条外观存在缺陷的产品,且改造简单、成本较低。

    2025年29期 v.15;No.501 123-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9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 ]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4 ]
  • 西藏恶劣天气高影响路段风险监测平台设计

    刘赛;焦鹏程;多吉次旦;次仁白玛;倪磊;蔡叔梅;

    西藏自治区地处青藏高原,地形复杂,气候条件极端,常年面临暴雪、冻雨、强风等恶劣天气的威胁,对道路交通安全构成严峻挑战。高海拔路段因天气变化引发的交通事故频发,严重影响区域经济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然而,现有交通安全监测与预警体系存在数据分散、预警滞后等问题,难以满足实际需求。为此,设计西藏恶劣天气高影响路段风险平台,通过整合多源数据、融合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技术,实现对高风险路段的实时监测与动态预警,成为提升交通安全管理能力的迫切需求。该文旨在探讨该平台的设计思路与实现路径,为西藏地区交通安全保障提供技术支撑。

    2025年29期 v.15;No.501 127-130+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0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 ]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10 ]

方法创新

  • 同马大堤望江段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与探讨

    檀北来;

    堤防工程具有路线长、环境复杂、管理难度大等特点,推进堤防管理信息化建设,是水利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能有效保障堤防运行安全、提升现代化运行管理水平。该文介绍同马大堤望江段堤防工程管理现代化系统建设方案及主要功能,并结合工程管理实际需要提出迭代升级建议,为类似工程推进堤防运行管理信息化建设提供参考。

    2025年29期 v.15;No.501 131-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1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9 ]
  • 35 kV及以下电力电缆现场故障分析及定位检测

    王丰云;

    该文聚焦35 kV及以下电力电缆现场故障分析及定位,围绕电缆制造商为客户提供电缆故障分析及定位的检测工作展开,从“安全防护、步骤和方法、主要类型及典型实例”3个方面的维度对电缆现场故障分析及定位进行阐述。希望以此能有助于检测人员能安全、快捷有效地完成电缆故障分析及定位工作,保障电力系统稳定运行。

    2025年29期 v.15;No.501 135-1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 ]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20 ]
  • 基于移车台的地铁车辆调头方案研究

    魏强;

    地铁线路建设受城市规划、既有建成区等影响,小半径曲线不可避免,不均匀的小半径曲线会造成车辆轮对的偏磨问题,当车辆段不具备设置灯泡线或三角线供车辆调头时,为降低车辆运营维护成本,延长轮对全寿命周期,提高运营效率,结合车辆段大架修设计,创新提出基于移车台的地铁车辆调头方案,通过单节车辆的调头,实现整列车的调头功能,有效解决轮对偏磨问题。

    2025年29期 v.15;No.501 140-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8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5 ]
  • 不同低压配电接地系统中四极开关的选用

    徐达;孙文鑫;张科乾;黄小成;

    四极开关的合理选用是低压配电系统设计中的重要课题。该文阐述四极开关的作用及其不当选用所带来的隐患,总结各类低压配电接地系统的特点,指出在四极开关选用时应当避免杂散电流的影响,同时应当防止“断零”事故的发生,最终分析得出变电站常见单电源接地系统和多电源接地系统中四极开关的选用原则。

    2025年29期 v.15;No.501 144-1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2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3 ]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5 ]
  • 复杂深水环境下锁扣钢管桩围堰施工关键方案研究

    郑庆寿;李彦伟;薛文静;徐可;陈友文;

    该文针对复杂深水环境以及施工操作空间受限等特点,对锁扣钢管桩围堰施工的关键技术展开研究。重点探讨锁扣钢管桩的加工精度控制等施工关键环节,并强调施工过程中的实时监测与控制的重要性。通过实际工程案例分析,优化施工工艺,提出针对复杂深水环境的施工技术改进措施。研究结果表明,通过科学的施工设计与精准的施工控制,锁扣钢管桩围堰能够在复杂深水环境下实现高效、安全施工,同时具备良好的经济性和可重复利用性,为类似工程提供理论与实践参考。

    2025年29期 v.15;No.501 148-1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2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12 ]
  • 输电塔单双角钢过渡节点轴向承载力计算方法

    田雪凯;

    输电塔常采用上部单肢角钢主材下部组合双角钢主材的构造型式,在单双角钢过渡节点由于上下主材重心重合必然导致上下靴板偏心,规范中尚无对此类节点的设计方法。该文提出一种单双角钢过渡节点水平板设计方法,该方法考虑靴板的竖向应力不均匀分布,能够较好地适用于此类节点设计。

    2025年29期 v.15;No.501 152-1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3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 ]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5 ]
  • 蒸汽锅炉运行中热损失分析与节能措施优化

    林密;

    随着全球能源紧缺和环境保护问题的日益严峻,工业蒸汽锅炉的高效运行与节能改造成为关键课题。该文系统分析蒸汽锅炉运行中排烟、表面散热、排污及燃料未完全燃烧4类热损失的形成机理及影响因素,结合热力学理论提出针对性节能策略。通过引入某化工厂余热回收案例及纺织企业燃烧优化实践,验证措施的有效性。研究表明,综合应用余热回收、智能燃烧控制、连续排污管理及新型保温技术,可降低锅炉热损失15%~25%,显著提升能源利用率。研究结果为工业锅炉的节能升级提供理论支持与实践参考。最后,该文展望工业蒸汽锅炉节能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并强调智能化、集成化和绿色化的重要性。

    2025年29期 v.15;No.501 156-1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 ]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12 ]
  • 大面积金刚砂耐磨地坪质量控制要点分析

    陈昕;

    以某大面积金刚砂耐磨地坪为例。该文总结金刚砂耐磨地坪施工过程中开裂、起砂、平整度差等质量通病成因及防治措施,以期为金刚砂耐磨地坪施工提供一定的技术参考。

    2025年29期 v.15;No.501 160-1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8 ]
  • 基于卫星通信的高压输电线可视化监控信息传输方案

    吴航川;

    针对当前电力系统在无公网区域缺乏技术手段传输输电线监控场景数据的现状,设计利用一体化室外卫星通信终端传输监拍数据及传感器数据的应用方案。通过对电力应用场景的环境要求进行调研和分析,总结该设备对于室外作业环境所需要的一体化设计、高低温设计、IP防护等级设计和通信能力设计等性能指标要求,同时针对输电线监控场景存在的数据传输类型和数据量要求,设计利用Ku频段高通量卫星和分时采集结合的技术手段。结果表明,该设备及应用方案可以支撑电力行业对于输电线监测的数据传输需求,为无公网区域的传感器、监拍设备提供基于卫星的回传信道,系统支持大规模组网应用,且在数据安全方案有较高保障。

    2025年29期 v.15;No.501 164-167+1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6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14 ]

技术·应用

  • 三维地质建模技术应用研究

    郭水萍;文诗宝;赵勇;欧绵娟;黄梅婷;

    三维地质建模是一项综合性技术,它运用现代计算机图形学、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地质学等多学科知识,通过收集和处理钻孔数据、地震数据等地质信息,采用表面建模和体建模2种方法,旨在创建一个真实反映地下地质结构的三维模型,并进行属性赋值和模型验证。该文从国内外三维地质建模的研究现状和三维地质建模当前的技术瓶颈论述三维地质建模的可研究性,从数据采集、建模技术、软件算法、专业人员4个方面提出当前三维地质建模的主要问题,结合三维地质建模的应用方向提出三维地质建模方法的突破方向及应用前景,为三维地质建模技术的研究与突破提供参考。

    2025年29期 v.15;No.501 168-1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 ]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91 ]
  • 电动船舶能量流通分析与管理技术探讨

    刘峰;

    “一带一路”建设海上合作设想的稳步推进,促使船舶行业高速化发展,但是由于船舶在航行过程中存在着较为突出的能量浪费状况,易加剧能源紧张,进而需对船舶能量流通及管理予以更大化重视。该文以电动船舶优势为切入点,重点分析电动船舶能量流通状况,同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能量管理技术要点,以期能够为船舶节能化发展予以一定的参考价值。

    2025年29期 v.15;No.501 173-1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1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10 ]
  • 新能源汽车永磁同步电机电磁振动特性分析及控制技术

    莫荣珍;

    探究新能源汽车永磁同步电机的振动特性,并介绍谐波抑制技术。永磁同步电机运行时,电流谐波产生的电磁转矩脉动是引起电机振动并产生电磁噪声的主要原因。在构建谐波数学模型探究电磁转矩与谐波之间关系的基础上,提出通过加入谐波抑制环抑制定子相电流中谐波分量,进而消除电磁振动噪声的控制方案。该方案使用欧拉-傅里叶算法从定子相电流中提取谐波分量,PI调节器计算求出谐波电压,由此确定补偿量,对定子相电流中谐波分量起到很好的抑制作用,从而降低新能源汽车行驶过程中的电机噪声。

    2025年29期 v.15;No.501 177-1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5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 ]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68 ]
  • 虚拟现实技术在体育技能训练与模拟比赛中的应用

    韦斌斌;

    为解决传统体育训练方式受场地、时间、天气等因素制约,训练效果不佳且风险成本高的问题,探索虚拟现实技术在体育技能训练与模拟比赛中的应用价值。通过阐述虚拟现实技术的定义、特点,分析其在体育领域的应用潜力,研究其在体育技能训练(如提升技能模拟训练精准度、提供个性化训练方案与实时反馈、提升训练安全性)和模拟比赛(虚拟再现真实比赛环境、优化战术演练与策略、助力心理调适与比赛准备)中的具体应用。结果显示,虚拟现实技术能够模拟真实场景实现个性化训练,提升训练精准度、效率和安全性;在模拟比赛中可真实再现环境、优化战术、调适心理。研究结果表明,虚拟现实技术为体育技能训练与模拟比赛提供新途径,打破传统训练限制,有助于提升运动员训练效果、竞技水平和心理适应能力。

    2025年29期 v.15;No.501 181-1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37 ]
  • 增强性能材料在水工结构中的应用分析

    徐裕民;

    增强性能材料因其优异的力学性能与耐久性优势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水工结构的加固和补强。该文从材料类型入手,对纤维复合材料、高性能混凝土和纳米改性材料进行综述,开展上述增强性能材料与普通混凝土的性能差异化对比,可以看出各项指标具有较大程度提升。同时,列出增强性能材料在结构加固与修复、涉水工程耐久性、边坡工程抗渗性和结构抗震稳定等方面的应用。分析结果表明,增强复合材料在加固过程、耐久性提升和结构稳定性等方面都有一定优势,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2025年29期 v.15;No.501 185-1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5 ]
  • 应用视角下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创新与应用

    周薇;

    伴随数字化转型的加速开展,网络安全已成为和国家安全、社会稳定相关的重要事项,该文从应用方面的视角切入,对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创新发展的趋势以及实际应用场景做了系统研究,通过剖析当前网络安全所面临的挑战,探究人工智能、区块链、零信任架构等新兴技术在网络安全领域的创新应用模式,构建出多层次的网络安全防护架构。研究把金融、医疗、政务等典型行业应用案例进行结合,提出网络安全技术在实际场景中的优化部署方案,融合创新的网络安全技术可让系统防护效率增长40%以上,攻击检测准确率达到98.3个百分点,给各行业网络安全建设提供可借鉴的实践经验。

    2025年29期 v.15;No.501 189-1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5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55 ]
  • 市政道路旧沥青混凝土路面改造技术研究

    江晓宏;

    该文结合市政道路旧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改造项目案例,对市政道路旧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改造技术展开研究,探索旧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改造技术应用与应用成效,致力于解决沥青道路病害问题,提高旧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改造质量,并为相关技术人员提供参考。

    2025年29期 v.15;No.501 193-1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2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10 ]

  • 新突破|《科技创新与应用》入选CACJ中国应用型核心(扩展)期刊

    <正>2024年8月31日,由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研究所指导,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数字出版智能服务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中国应用型期刊评价研究报告(2023版)》线上发布会正式召开,为国内首次应用型期刊评价工作。

    2025年29期 v.15;No.501 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3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4 ]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7 ]
  • 喜报|《科技创新与应用》荣晋中文期刊国外用户使用量前20期刊

    <正>2024年5月17日,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文献中心发布了《中文期刊用户关注度报告(2023年度)》,在“国外用户使用量前20位的期刊”评选中,《科技创新与应用》位列第13位。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文献中心共收录中文学术期刊2 356种,上线文章1 383万余篇,访问总量超过12.7亿次,文献阅读量和下载量超过1.6亿次,国内机构用户9万家,国外机构用户1000多家,个人用户700多万人,分布于190多个国家和地区,持续为各类机构和社会公众提供公益性学术信息服务,为加快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提供支撑。

    2025年29期 v.15;No.501 1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1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2 ]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3 ]
  • 下载本期数据